职场宝典
首页>职场宝典>你的“拖延症”,真的是因为懒吗?
你的“拖延症”,真的是因为懒吗?
2021-11-25

  总是在考试前最后一天才开始复习?总是在ddl(事情的截止日期)最后一分钟才上交工作?明知道任务当前,却还是心怀紧张地刷着手机?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与拖延斗争,就连大思想家胡适也是“拖延症晚期”患者。

  大多数人把自己的拖延归结为懒惰,其实不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拖延很大程度源于不自信。对自己的低估,和对结果过分的担忧,阻碍了我们迈出第一步。

  抛开想象,勇敢去做

  很多人一要写些什么就犯难,即便很成功的作家也常感觉力不从心。

  《羊毛战记》的作者休·豪伊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吐槽:

  “我真的不擅长写作。”

  作为出版了11部作品的畅销书作家,他这样写道:

  “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的写作水平其实是低于平均水平的。看着一份拙劣的草稿在我的笔下诞生会让我感到恶心。”

  幽默散文家戴维·雷科夫更了解个中滋味。隔壁日托班的孩子们被送来的时候,他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作。

  然而一天过去了,他在拖延中的稿子却只字未动:

  “也许今天就好了,不会像昨天那样毫无效率,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打电话、发邮件、吃零食上了。是的,关键就是今天。

  不过,先来做一下拼字游戏。等等,保罗·克鲁格曼今天发表了些什么言论?噢!盖尔·柯林斯!我太喜欢她啦!

  再看看电子邮件,过去40分钟里还没有查收过新邮件呢。现在,吃点儿零食吧。我的好朋友帕蒂打电话来了……

  什么,已经中午了?隔壁日托班里的宝宝们现在又吵闹起来了,因为爸爸妈妈来接他们回家了。

  现在,看在老天的分上,坐下来写一句话吧!就写一句话,这不会要了你的命的。真是太要命啦!”

  即便写作最终并没有要了雷科夫的命,但不难看出,拖延症确实将他折磨得精疲力竭。

  但只要他对自己的文稿自信些,或许便有动力坐在桌前码字,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家中闲逛了。

  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考虑到骄傲带来的风险,我们都会下意识地降低自信值,然而这也需要适度。

  不自信往往导致陷入自我怀疑和不作为,过度思考了坏的结果后,我们便会像这两位作家一样,在面临问题时裹足不前。

  要保持合理范围内的自信,它必须源于事实、证据和你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要在判断中摒弃假设、想象和错觉。

  与其不断想象考砸了,或被领导、客户批评的坏结果,不如鼓励自己着手去完成眼前的任务,这比拖延到最后一事无成要强得多。

  保持自信,超越不可能

  由于我们总是强调谦虚的美德,自信的能量其实被大大低估了。除了治疗“拖延症”之外,自信时常是创造惊喜与奇迹的根本因素。

  亚历克斯·霍诺德是著名的极限运动员,2017年6月,霍诺德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上位于美国加州的“酋长岩”——高3000英尺,山体几近垂直的世界最大花岗岩。

  这项震惊人类的创举后被拍摄成名为《徒手攀岩》的电影,并在201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霍诺德表示,徒手攀越酋长岩一直是他的最大梦想之一。

  但他曾在7年时间里,反复去观看酋长岩,却又每每被庞大而陡峭的岩壁震慑,内心有个声音对自己说:“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经过多年高强度的锻炼和系统且精细的准备,霍诺德已经具备了顶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攀岩第一人”。

  逐渐累积的自信给了他勇气,2015年,他终于正式决定挑战这座心中的“最高峰”。

  后来面对媒体,霍诺德表示,在攀登酋长岩的过程中他也极度紧张,精神紧绷。

  但他时刻鼓励自己振奋与自信起来——过去艰苦卓绝的训练不是白费,既然已经站在了这里,就没什么不可能。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积极视觉化力量的概念。

  当人们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往往下意识退缩。然而能够尝试设想最好结果的人,成功的概率要比胆怯的人要高的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信的力量。

  虽然自知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选择相信乐观的结果的人会获得正向的心理暗示,努力争取的程度便会增加,从而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反之,恐惧失败的人会一直停滞不前,目标也始终遥不可及。

  理性判断,适度自信

  自信确实可以督促我们迈出第一步,接受并完成挑战。

  但是如何做到正确的调动自信?自信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呢?《自信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一书给出了答案。

  作者唐·摩尔举例说,许多人认为股票是高风险投资,因而对其望而却步。

  但如巴菲特一般真正精明的投资者,却并不吝啬将资金投入股票中。

  因为虽然面临更高的风险,但他们有自信自己能够通过股票取得更高的长期回报。

  那么这样的投资自信从何而来?答案是——预测。不偏不倚的自信,建立在推理预测与事实证明的基础之上。

  第一,通过已有经判断自己的水平。没有依据的盲目自信往往不可取。

  亚历克斯·霍诺德在成功登顶酋长岩后表示,徒手攀岩并非是不怕死,而是一项通过长时间专项训练和积累的运动。

  如果不是拥有常年的经验累积和极强的身体素质,他不一定有勇气挑战这座高峰。

  第二,自信需要依靠逻辑和推理。

  理智的投资人不会把钱投给空谈梦想与情怀的创业者,他们依靠逻辑和推理做判断。

  这个新产品为什么有市场?竞争者会造成多大的压力?应该长期投资吗,还是跟进风口,再及时抽身?

  回答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梳理投资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推理出预期价值,指导我们进行准确的决策。

  第三,计算预期价值与确定评价标准。

  在推理和预期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量化自信的程度,也就是给未来事件的可能性打分。

  我们以“打工人”关注的绩效奖金为例,你可以事先明确自己工作职责中的部分,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列。

  由此即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明确任务的优先级,每当你完成一步,就可以为最终取得奖金的可能性累积一分,不知不觉,你获得奖金的自信也就越来越强。

  这份自信反过来也成为促进我们工作的动力,高质量完成工作后,取得奖金自然也不在话下。

  反之未经计划与梳理的工作,只会让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忙碌,无法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关于自信的鼓励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如何树立合理的自信,是人们容易忽略的。

  面对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乐观,也不是悲观的判断,而是准确的判断。

  下一次,当你的“拖延症”再发作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仔细评估手头工作的可完成度和所需时间,并多思考取得成功的结果与景象。

上一篇:这个新人就交给你”:领导让你带新人,掌握这4点,离升职不远 下一篇:辞职先交辞职信还是先跟领导谈?
相关资讯
公司平级调岗,且不降薪,员工可以拒绝吗? 月薪过万的年轻人,都在做着什么职业? 工作中和同事有分歧,要正面刚吗? 与领导相处的4个忌讳,职场高手巧妙避开,你知道几个? 职场中的逻辑思维 升职加薪快的职场人,做对了什么?别的不知道,跟对领导是一定的 职场中,混得特别好的人,都会这样说话 管理者如何用好人?给你分享三个法则 同事建议开除打小报告的人,领导却喜欢用他,是不是不公平? 必须掌握的3种说话艺术,学会了,人缘好到爆
热门搜索
辞职理由怎么说最有说服力 猎头公司排名 本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应聘表中职业怎么填 上班要带什么 前台行政主管需具备哪里条件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技术总监的责任 项目经理助理有前途吗 2016印象深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