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物流信息化建设要选对“路径”
物流信息化建设要选对“路径”
2017-11-26
  信息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两大基本特点。目前,物流信息化有两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一是横向整合,形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二是纵向整合,形成专业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技术上来看,射频标签(RFID)、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商业智能(BI)等在继续成为关注的技术热点,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正开创着信息化的新局面。

  《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已经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颁布,《规划》在统一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基础上提出了300多项需要在“十一五”期间落实的具体制修订标准。这标志着由原来部门分割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得到了统一管理,工作模式开始减少对行政体系的依赖。

  一批重要的基础标准开始研制和修订,例如《物流术语》、《物流成本》,还有关于联运平托盘、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等。在这些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并成为重要的生力军。企业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整合离不开标准。

  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将会在今年取得更好地发展。从各政府部门的规划来看,物流信息化的步子会加快,无论是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还是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都会取得新的突破。不少专家认为,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我国的物流信息化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所谓正确的策略一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快基础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从政府监管要求出发,对于车辆、集装箱、托盘、气瓶以及重要物流单证的信息化,规范化,有条件的尽快使用RFID。对于食品、药品、烟草、化学危险品等要加大投入,实行全程信息跟踪。

  二是指政府在基础信息化建设中形成的基础信息资源要尽快向社会开放。我国已经在第二代身份证上加装了芯片,在全国铁路的所有车厢上也安装了RFID,很快在汽车、集装箱等物流装备上也会加装RFID。但是如果这些措施仅满足政府管理的内部需要,不能向社会开放,那么将大大降低这些投资的效益,延缓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步伐。因此要采取措施,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行政监管的条件下,逐步开发基础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有些基础信息服务甚至要通过立法加以确定。
上一篇:星巴克的“神秘”咖啡 下一篇:在机关工作如何成为单位里的高手?“老机关”谈机关八忌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市场掀扩张热潮 激光工程师岗位职责、要求以及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到底是什么拖了你工作的后腿 2018年,村级医疗将迎来这9大改变 你为什么会对上司有诸多不满? 劳动仲裁如何执行 集成电路IC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要求以及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绩效考核为何不得人心 营销助理英文求职信范文 注册资产评估师
热门搜索
辞职理由怎么说最有说服力 猎头公司排名 本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应聘表中职业怎么填 上班要带什么 前台行政主管需具备哪里条件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技术总监的责任 项目经理助理有前途吗 2016印象深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