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喜欢听表扬,不喜欢听批评,特别是领导的批评,但领导批评人又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须面对的课题。批评是关心,是爱护,是负责的态度,是前进的动力,是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的良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要把领导的批评当作难堪的事,或者埋下心理阴影,甚至影响日后的工作,而是要正确看待批评。古语有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从善如流”,陈毅元帅有诗“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都是教给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批评的。
英国学者利斯特曾说过:“我能想象得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犯错和受训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一错再错。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不吸取教训,不善听批评,就不会取得成功。在那些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在命运能产生转折的时候,批评有时候是动力,是催化剂,是人生中最值得庆幸的警句,也是最值得感谢的词语。一个明智的下属会以领导的批评为阶梯,爬上领导期望的目标,登上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巅。
既然我们认识了保持良好心态,听领导批评有益这个观点,就要分清楚领导为什么批评,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我们才会真正善听、听懂领导的良苦用心,我们才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应对。
领导批评下属,有时是发现了下属做错了事情,有时是指正下属的工作态度,有时是恼火下属做事不到位,有时是枪打出头鸟或杀鸡给猴看,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尊严和高明,有时甚至是心情不好……
然而,另外一种情况却颇令当事人迷惑,那就是明明不该挨批,却挨了一顿训。为什么呢?
一是领导没当这个下属是外人,把对别人不能发的火发在了他的身上,领导此刻有啥说啥,不拿他当外人,更觉亲近。
浩波今天挨了领导的骂,本来不是他的错,但还是被批了。原因是,他和同事一起做事,同事做砸了,但是这个同事上面有人保他,领导不敢批评,只得把气撒在浩波头上。他批评浩波,可眼睛在浩波同事的脸上扫了几次,火力范围明显波及到了那个同事,显然是没有放过他。明着批评浩波,可批评的内容全都指向浩波同事。过后领导还特意为此事向浩波道了歉,让领导道歉多不容易啊,但是领导很诚恳委婉地说:“浩波,你受委屈了,我也是一时气头上,我了解你的工作能力,我会更关注你的。”之后果然领导更加重视这个下属,可见当日的批评是不得已而为。
二是领导只是表面上批评,圆个面子,实际上心花怒放,巴不得下属如此。这种情况肯定是下属做了有益于领导但是又有违制度的事情。
领导是这样批评小陈的:“这个小陈,以后不要安排高层亲属也参加公司的旅游,要公事公办!”领导虽然口头上批评小陈几句,但是心里是很赞同小陈的机灵周到。但是如果口头上不批评几句,显得领导徇私情,就没有威信了。那么如何应对领导的批评呢?如何听出领导的批评是“虚晃一枪”呢?
1.领导当时批评的动因是否明确。
如果动因和被批评者完全不吻合,那么领导的批评另有原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己令领导不满意,或者自己做错了事让领导发怒,一定要结合实地情况来判断。不要把所有情况下的批评都视为灾难。
2.站在领导的角度审度批评的立场。
很多事情一旦换位思考,马上就有了新的认识。要像望着万花筒一样看待事件,在同一个视角尚且有多种形式呈现,更何况不同视角。如果领导批评时下属站在领导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那么领导是否真的不满下属做的事,其义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