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宝典
首页>职场宝典>人在职场,别用“勤奋”掩饰懒惰
人在职场,别用“勤奋”掩饰懒惰
2019-02-28
在一家大型外资企业担任中层的李小姐最近有些烦恼,她有两个下属因为升职这事闹翻了脸。李小姐说,下属小a属于任劳任怨型的员工,工作态度很积极,是部门里每天最早到公司,又最晚离开的人;而小b恰好相反,喜欢掐着点上班,掐着点下班,有时候想临时交待他一些工作,一回头就见不着人影了。论勤奋程度,小a明显甩他几条街。按道理,小a更有可能得到提拔才对,但事实却与之相反,被提拔的是小b。

领导层不爱员工瞎“勤奋”

问及李小姐原因,她说小a太沉迷于无效的勤奋了,而忽略勤奋的目的本身。她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小a和小b每天的工作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报表,她从小a和小b白天的精神状态发现了他们两个在工作方式上的差距。工作量再大,即使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任劳任怨的小a都不会抱怨一句。但正是他这种不抱怨的精神,使得他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去改变这种需要经常性熬夜加班才能完成工作的局面。

而小b就截然不同,同样的工作负荷,他一开始做得也很吃力,但因为他生性活跃,不喜欢经常性加班,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去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尝试用excel的函数公式去减轻重复性工作量。于是,摸索一段时间之后,小b又开始掐点下班了。

李小姐说,其实勤奋的目的不是勤奋本身,而是偷懒。怎样偷懒?就是用更短的时间把事情做好,是让自己做以前做不到的事。小a虽是勤奋,但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已经没有精力去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小b看起来没那么“勤奋”,但擅于思考,对大局观的掌控能力较强,更有能力胜任管理岗。

真正的勤奋需要更多思考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很多人抱怨自己明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为什么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事实上,不少职场人的勤奋只是流于形式,并且个人非常陶醉于“我在进步”的假象,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能自我提升的事情。

李小姐举了个例子:有些人在朋友圈标榜自己热爱阅读,一年读300本书。但你和他们真正接触时会发现,虽然他们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很多人本末倒置,把读书当成目的,忽略了学以致用,其实就是想用“勤奋”的表象掩饰自己“懒于思考”的事实。

李小姐认为,没有思考的“勤奋”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勤奋,所能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有限的。要知道企业评价员工的标准不是勤奋与否,而是你的勤奋能否帮助工作更高效地完成。就算是派传单,你也可以统计不同地段的人流量,接受传单的人群分类、性别和年龄比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她建议,那些“勤奋”却不被重用的职场人,如果真的想要进步,就别再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懒惰。低头做事的同时,也请记得要抬头看路。
上一篇:职场中听见哪句话最慌? 下一篇:克服焦虑症的五个诀窍
相关资讯
公司平级调岗,且不降薪,员工可以拒绝吗? 月薪过万的年轻人,都在做着什么职业? 工作中和同事有分歧,要正面刚吗? 与领导相处的4个忌讳,职场高手巧妙避开,你知道几个? 职场中的逻辑思维 升职加薪快的职场人,做对了什么?别的不知道,跟对领导是一定的 职场中,混得特别好的人,都会这样说话 管理者如何用好人?给你分享三个法则 同事建议开除打小报告的人,领导却喜欢用他,是不是不公平? 必须掌握的3种说话艺术,学会了,人缘好到爆
热门搜索
辞职理由怎么说最有说服力 猎头公司排名 本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应聘表中职业怎么填 上班要带什么 前台行政主管需具备哪里条件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技术总监的责任 项目经理助理有前途吗 2016印象深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