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首页>面试>高露洁面试经验分享
高露洁面试经验分享
2018-08-31
高露洁是我非常敬重的公司,也有幸在2015届的秋招中经历了全过程,在此将这个全过程进行回顾和经验分享,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Timeline

O.Background
I.Online application
II.Online test
III.Group interview: 2014.11.12
IV.Individual interview (HR&经理): 2014.11.13
V. Finalinterview (东区总监): 2014.12.2
VI.Offer letter: 2014.12.5

O. Background

我并非是海投的类型,快消领域就投了Unilever/Coca cola/Mars/J&J/Colgate这5家,MKT方向。投递Colgate的原因很简单,在我上财职业发展协会里的导师和学长与我提过:高露洁的项目不错,细分市场占有率也很高。

特别要提的是,今年高露洁在华东地区的宣讲会放在了上财,在之后面试和终面的时候面试官也有提起,但很可惜当时没有参加!

而在拿到offer之后,我才通过论坛、前辈与公司HR更深地了解Colgate这家公司与高家的培训生项目。

1、关于公司。高露洁是家低调的公司,很多人都误以为是宝洁旗下的一个品牌。事实上高露洁是源自美国、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快消公司,是从牙缝里挤出金子的一家跨国企业(主营oral care产品),利润率非常高。旗下还有棕榈/希尔斯等产品线,在海外和港台地区都卖得很好(养宠物的比较熟悉,希尔斯是非常有名的狗粮猫粮品牌!)。高露洁总部广州,在上海、北京等有分公司。

2,关于项目。高露洁的管培项目源于1993年,已有20多年历史,公司上下都对MT项目认可度很高。并且高露洁三大核心价值——“关爱,全球合作,不断完善”都完美地体现在MT项目之上,

a.关爱,公司对trainee关怀备至,给到非常好的资源,HR的KPI也与trainee的绩效挂钩,加上招的人非常少,所以给到了足够的重视(这和很多挂了MT名字、却给不到太多培养的公司相比,是好了太多);

b.全球合作,据我的了解,公司做了5、6年以上的trainee,基本都有过海外轮岗的机会(做到这一点的MT项目并不多);

c.不断完善,虽已开展了20多年,但MT项目的开展一直在思索完善和改进。

3,关于Commercial Trainee。高露洁商务培训生(Commercial trainee)是新推出的MKT&CD一起招的管培,期待trainee在两年CD的市场经验之后,再有机会transfer到MKT,有利于解决MKT与CD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的矛盾,即MKT觉得CD执行不到位,CD觉得MKT不懂市场瞎指挥。今年全国的offer发放估计在10~20(具体数字不透露),东区(office在上海)有4个,分别是复旦*3+上财*1。而其他每个职能部门在每年应该只招1~2个。

I. Online application

高露洁的线上申请在51job上进行。我个人感觉51job的填写较为人性化,而其考察的重点则更偏重填写者的综合素质与经验广度。换言之,应聘者在学校背景/成绩奖学金/实习经验/学生活动/获得奖项等各方面的综合积累越多,越容易从简历筛选中脱颖而出。

关于OpenQuestion,我分享今年的2个问题以及摘取我的部分回答以供参考。但是仅仅参考我的答案相信是无法在以后的申请中脱颖而出的,Open question重在考察英语书写+诚意,所以有自己特别的答案一定更好。

*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Colgate?

1. Perfect training system
  2. Perfect starting point of career path
  3.Great social reputation

* Please describe your  most honorable achievement in University, and  explain why.

As the team leader, I led the team to win Unilever  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tion Top 3.
 1.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arketing campaign and business world
 2.Great team cooperation experience

II. Online test

在线测试分为两部分:

a.素质能力测试(中文)、数字推理测试(中文)、逻辑测试(中文)
b.文字推理测试(英文)

而其考察的无非就是:

1、智商+心理素质(or勤奋练习)
2、英文能力。

高露洁的在线测试不是很多企业买的SHL题库(但是做SHL题目做多了无疑也能增强自己在逻辑/数字推理题目方面的能力),而是有自己开发的线上测试系统。说实话我在给到的时间内,并没能全部完成所有题目,尤其是英文测试,记得只完成了一半不到,但已尽我所能。所以我相信设计的题量应当是超过实际能做的水平的,只要:

1、心理强大不乱,
2、发挥水平保证正确率

相信就能过关。

III. Group interview: 2014.11.12

通过了网申与网上测试之后,就进入到了群面。群面的地点也让我意外,就放在上财豪生大酒店!

群面8人一组,先是1-2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主要看看大家英语水平是否过关咯。组里有上财去国外留学的JJ,复旦MM,法学留学MM的英文介绍都让我印象深刻,想见大家的水平和准备都不错。当然英文介绍已经很熟了,我也是信手拈来了。

接着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具体case不便透露太细,但类型是就A公司新研发的某款产品,围绕其进行分析和市场策略研究,最后拿出市场方案。案例内容记得有6页全英文,包含公司信息、产品信息、竞品情况、消费者偏好情况等等,形式无非是文字和图表,需要较强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也要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懂得看重点。还有,阅读case的房间和讨论的房间不是一个,时间到会被带走,所以必须在阅读的时候将需要的信息记在白纸上带到讨论case的房间里,而不能在casebook上标记,所以对于信息阅读和整合的能力,就又多要求了一层。

来到讨论case的房间,有2位面试官,后来得知1位是HR,1位是业务经理。这就开始了,具体一来二去的全过程记不太清,也无需说那么细,就说说心得。

在我看来,群面本质上就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情商)的综合考量,需要在表现自我与团队融洽之间达到平衡,需要以团队大局为重,又要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向面试官多多展现个人闪光点。那么,在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则尤为重要。

比如对我来说,我是喜欢做殿后、总结的人,所以我最大的贡献在于不断地阶段性总结和梳理场上的观点,并且在讨论中后期逐渐推出和形成4P的框架,接着在白板上依据框架做笔记,最终也被推举为Concluder做了最后的presentation。同时在过程中,我也积极提出了很多自己在case上看到的有效信息和个人观点。

比如复旦MM,她无疑是这次讨论的实际leader,在整个讨论中,由她直接发起的思考点应该超过50%,换句话说,她是那个一直在不断拿起case上的信息补充进我们的讨论或者闪现灵感来为整个讨论灌入汽油的人。

还有组内的其他组员也都计时的计时,提供建议的提供建议,大家都极力展现着,但气氛却也比较融洽,绝对没有撕逼的状态。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也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整个讨论+pre,个人感觉整组的水平、讨论的过程以及最终结果的呈现在我经历的群面中,都是属于很好的。

我经历过接近二十场群面,其中只跪过1场(因为一些原因中途就放弃了),而且经历的类型也是纷繁错杂(外企/私企/国企/民企/银行/firm,无领导小组讨论/辩论/case/小游戏……),所以对群面还是有一定心得。最重要的几点我认为在于:

1,以终为始。永远记得我们这次讨论的Task是什么,KPI是什么,大方向是什么;永远以大局为重,以最终团队更好的结果为重,如果你的坚持会损害或阻碍最终结果的顺利或正确形成,那就应该放弃,反之则必须坚持。

2,心平气和。团队中有人犯傻误导,不要恼;有人硬出头,不要恼;所有人反对你,不听你,不要恼;有人贪功,有人强硬,有人强势,不要恼。心平气和地把你的观点跟大家说,跟面试官说,提出合理的申请,风度翩翩,大气谦和,才能赢得信任与认可。

3,积极主动。时间有限,机会、话语权是自己争取的,记得不说话就一定不会进,因为你都没有表现过,谁知道你在想什么,想的对不对,深不深。这是一个“贡献多则留下,而贡献少、无贡献和阻碍团队的人离开”的游戏。

4,不要犯错。时间有限,每个人平均下来其实只能说几十句话。所以宁可少说1句,保证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也不要多说10句,里面多说了1句错话。很可惜,我们无法通过深入的、长时间的接触来了解你的能力,判断你是不是ok只能通过你所说的这几十句话,也许错1句,你就已经out。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谨小慎微、惜言如金,而是,想清楚了再说,不要啰嗦,啰嗦就有可能不知不觉犯错。

群面之后8个人留下了4人,还有一轮加试,需要快速准备10min来做pre回答2个问题。我的秘诀就是“关键词”,提炼出来,反复围绕关键词来展开,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就没问题。4人最终有3人进入了下一轮。

IV. Individual interview (HR&经理): 2014.11.13

第二天就到东区Office进行了单面,还是群面时候的HR与业务经理。围绕的中心只有1个,深度的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而问题其实归纳起来无非是这些:

1,如何评价群面中你的表现和大家的表现?好的、不好的方面有哪些?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职位/公司?
3,你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公司?
4,你过往的每一段经历?如何评价?
5,你如何评价你个人?(优点/缺点?)
6,一些工作情景假设,你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表面上是在问你对a.你自己b.你的经历 c.你未来要工作的公司和岗位 d.共同见证的这次群面的看法。但本质上,就是在一问一答之间看出你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力、情商,以及这些东西与公司、与公司所要的这个人的匹配度。

那如何去定义这个匹配度呢?匹配度高意味着给出的理解和答案是越贴合的嘛?换言之有标准答案?不是的,事实上,匹配度高不高并不只是纯粹理性的判断,更多在于面试官一定的理性(大方向正确)加上大部分感性的判断。所以我一直觉得不要把面试当成是面试,就是和朋友的深度沟通——你在了解我,我在了解你,只不过面试这场沟通更多是单向的“我在被了解”。一般情况下,只要你本身就是为了这个职位而来,你就不会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从理性上大部分人都是成立的,只有个别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乱投,到了这里才被告知其实不太适合。那么占了大部分比例的“感性”部分就尤为重要,换言之,面试官和你交流越开心,越默契,越喜欢你,你就越有可能留下;甚至,因为开心、默契、喜欢你,面试官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导你给出她想要的答案,这也许就是奇妙的化学反应,或者叫——气场相合。

到这里,我不得不提的是,面试官的性别这点非常有意思。拿我来说,我经历过的到了单面环节的面试,只要是女面试官,都非常顺利(唯有一次summer intern的结果不好,但另有其他原因)。我并非想放大这个因素的重要性,而事实上我们通常也无法选择面试官,但我想指出的是这个因素的客观存在。并且,在认识到这个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也许我们可以有一些微妙的灵感,达到更好的化学反应。

而高家的这次单面,也恰好HR与业务经理都是女面试官,而最终也产生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半小时的面试最后足足聊了70多分钟,整个过程也都是非常愉快。相信这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

此外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大家同样说我合适,我想加入你们,可你说的动人不动人,别人爱听不爱听,这都是很有讲究的,但是这种讲故事的能力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而是:

1,你有更广的阅历,或者更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么是你有一些别人不太有的经历,要么是大家都经历这些,你却看的更透更深。

2,常做换位思考。别自己觉得讲的很好,很抓人,想想你是TA,那TA更愿意听到什么,以怎么样的方式听到?这些东西是要琢磨的。

很多人都会说,单面要“To be yourself”,很俗,但这话是有道理的,如上的所有分析都是后话,如果完全按照这些经验来刻意为之,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倘若沟通之中发现对方并不真诚,或者违背自己的心在沟通,第一很容易会被看出来,第二就算真的演技高超骗过了面试官,那么,骗得一个其实不适合自己的offer,到底是害了谁呢?

V.Final interview (东区总监):2014.12.2

最后就是终面了,和东区老大的一对一对话。如果说之前所有的环节都还要反复准备,那到了这里,我是真的没有做太多准备,也无需做太多。前一天晚上主要是把牙膏市场的整体格局以及高露洁近年的策略与动向进行了一番研究,这个却是有必要的。

其实真到了终面,一般的情况总是非常随意的对话,老板的问题肯定不会拘泥于宝洁八大问的格式,而是想到哪里问到哪里。所以落落大方地讲出来就好了。但有两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到基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1,未来的方向。

你要让老板相信,你会在未来的2年、5年、10年里面快速成长为公司年轻一代的有生力量,因为我们现在是在招管培生,不是社会招聘just for this position。

2,提问。

好的提问很重要,因为之前的所有对话几乎都是在他/她的思考模式下,问的问题都是他/她感兴趣的,那么你的回答基本都在预判之中,就算你的story再离奇,也逃不出这个思考的维度。但是,当你提问的时候,就可以跳出原先的思考维度,你问的所有问题/你发起的所有话题将建立在一片空地之上,而这片空地的所有印象将和最终的结果有莫大的联系。

在这一点上,我这里就不做示例,因为问出好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体验,如果只是机械地问出问题还不够,还要在回答上进行互动和反馈。这就好比优秀的记者和水平一般的记者,两者就算针对同一话题、对同一位被采访者进行提问,但是优秀的和一般的就会有差距,而优秀的记者往往只是提问却已经让被采访者对其印象深刻。

其实高露洁终面是我校招的最后一站,所以我已经带着很多的思考来参加面试,和总监的短短半小时交谈很愉快,也很高效,探讨了很多问题,老板也在短时间内教给我很多东西,这使得原定的半小时又聊得超时了,让下一位面试者等了好久。而且老板风度翩翩,走的时候一记有力的握手,我也问他拿到了名片,回去发了Thanks Letter(虽然因为Gmail系统的关系貌似一直发不进去)。

VI. Offer letter: 2014.12.5

也在意料之中,收到了来自广州的电话和Offer Letter。回顾整个流程,高家人的耐心与风度,以及每个环节都是如此愉快,让我心怀感激。

在选择offer的时候,我做了很多比较,下面也把几个关键的思考和信息进行分享,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1,关于薪资。具体数字不能透露,但的确是很有竞争力,和大家熟知的几家Tier1快消企业相比,并不落下风。

2,关于项目。高家的项目在与快消黄埔军校MT项目比较的时候仍有优势。当然首先不得不承认P的MT项目更有名,平台更大,如果个人能力非常强那自然是更好的平台;但高家的项目因为招的人就那么几个,所以给到的资源与重视程度是可以想象的,这却没有到类似P的MT项目比较高的自然淘汰率,相反,据我的了解,近几年的高露洁MT流失率非常低,都在公司得到了不错的发展。

3,关于快消的前景。我也知道大家都在说快消巨头们不行了,前景看不到,互联网和电商的崛起如何如何。我不否认这个趋势,但话说回来,这个行业的趋势和个人的选择之间当真有如此大的关联嘛?反过来讲,前些年快消如此热门难道是因为觉得快消行业有很大的前景?

我觉得不然,

1,快消行业的特点就是成体系,因为规模化所以做得更加规范化,因而快消MT项目也更为专业化,能够给到应届生更好的锻炼。所以快消之所以热门,最大的原因在这里,而这个原因其实不会变。

2,每个行业都会有起伏,快消行业贴近生活,属刚需,所以已是非常稳定的行业。至于大卖场/商超渠道的decline的确存在,但这并非意味着消费的绝对减少,而是这部分流向了电商。再加一点,电商的崛起对快消是有好处的,因为电商的便利性促进了消费,也就是说消费这个大蛋糕是在变大的。而对传统快消来说,线下渠道仍会是主流,电商再发达也不可能让大部分人都在电商上购买快消品,那么电商本质上还是快消的一个渠道,谈何颠覆。

3,快消这个行业本身也在为其他行业输送人才,换句话说,从快消出去仍有广阔的空间。行业经验的不局限性与广阔的空间也是快消为什么比较热门的重要原因之一,咨询同理。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

当然在offer选择上,我最终还是没有take this offer,其实是有不舍和遗憾的,具体原因就不谈了,但我相信选择之后的努力比做那个纠结的选择本身更为重要,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祝看到此文的各位都能找到心中所爱,前程似锦!而我虽然没能成为高露洁人,但一直都会挺高露洁!
上一篇:银行无领导小组面试经验 下一篇:蚂蚁金服面试经历
相关资讯
吸引人的面试自我介绍怎么说?4 技巧完美活用自我介绍 面试通过后,拒绝了offer没去上班,后面想去还能联系去入职吗? 集体面试你要怎么应对 面试时HR问“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其实是想听你这样说 面试中练就你的“火眼金睛” 面试必知言谈禁忌 把握面试流程和考察重点,轻松过面试 面试时被问及职业规划如何对答如流? 行政文员岗在面试中如何发挥出最佳状态 面试回答失误,该怎样弥补
热门搜索
辞职理由怎么说最有说服力 猎头公司排名 本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应聘表中职业怎么填 上班要带什么 前台行政主管需具备哪里条件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技术总监的责任 项目经理助理有前途吗 2016印象深刻广告
在线咨询
企业咨询
求职咨询
顾问服务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相关业务吗

猎头服务是怎么收费的呢

猎头服务有优惠活动吗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