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首页>其他>职场中哪些人容易被炒鱿鱼?
职场中哪些人容易被炒鱿鱼?
2018-06-11
我们都知道,在职场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切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我们时刻要有紧迫感,万不能被列入到容易下岗的人群当中。

1.没有一技之长的“幼婴型”

在科学与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一个人要想成为“全才”,除非是具有非常的天赋和过人的勤奋,否则,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既非“能才”又无一技之长者往往成为被首先考虑下岗的人选。

2.顽固不化的“贝壳型”

社会的剧变决定了社会中的人已不可能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中永远固定地扮演某一种不变的社会角色。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调整心态给自己重新定位,以适应未来的角色。那些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贝壳型”的人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掉优势,以至淘汰出局。

3.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

默默无闻,看似忠实可靠的“乌龟”确实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然而,在已经出现的高节奏、高效率的残酷市场竞争中,那些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人才,将毫无疑问地会被激烈的竞争大潮所淹没。

4.循规蹈矩的“机器型”

时至今日,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发个指令,按钮才会动一动的“机器型”人才很难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会更多地被挤进失业者的行列。

5.缺乏团队精神的“鲨鱼型”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项工作往往只有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下,才可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因此,未来社会中个人需要团队,团队也需要个人,二者互相需要。倘若个人不善于协作,没有团队精神,结果个体只能被团队抛弃。

6.只说不做的“喇叭型”

有些人似乎满腹经纶,经常谈些“非驴非马的东西”。似乎他只要一说,一切都在变。事实上,一切都没变。显而易见,这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同那些“少说多做”的实干家相比,在竞争中更容易失去一切。
上一篇:老生常谈,论职场人的职业素质 下一篇:员工生病了,HR不忍了
相关资讯
一个人的失败,八成是因为脾气 国企还是私企,最后他选择了这条路 辞职靠兴趣生活,靠谱吗? 一句“麻烦死了”坑害了多少职场人 月薪5万,但父母希望我回家干2000的稳定工作 20多岁应该先脱单还是先脱贫? 你怎么想到去创业的?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别总想着靠人情 优秀的HR,从不“见好就收” 毁掉一个员工最快的办法,就是骂他
热门搜索
辞职理由怎么说最有说服力 猎头公司排名 本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应聘表中职业怎么填 上班要带什么 前台行政主管需具备哪里条件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技术总监的责任 项目经理助理有前途吗 2016印象深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