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首页>其他>员工离职成本究竟有多高?
员工离职成本究竟有多高?
2018-03-08
当面试官觉得求职者合适并把对方变成己方员工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不希望其离职的。因为一个员工离职的成本真的太大了。

员工离职的成本计算

有人计算过,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小编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只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代价更高。

更为恐怖的是,据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那么员工为什么离职呢?

关于员工离职的原因,马云是这样说的,无非就两个: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

这话当然没错,但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离职,其实都有更复杂、包罗万象的原因。

好猎头发现员工最常见的三个离职高峰期是:试用期前后的新人危机,在职两年后的升迁危机,以及在职八年后的工作厌倦危机。

先来看“232现象”:

第一个2指的是两周:员工到公司两周就辞职,百分之百的原因是招聘时欺骗了他,发现与应聘时介绍的完全不同,于是提出辞职。

3指的是三个月试用期:三个月下来,员工发现招聘时HR描述的太夸大了,这时他就会重新思考是走还是留。有人说会不会是公司觉得不满意试用期一到就开除了。这么跟你讲,如果员工真的不合适不到三个月就会开除。而且本文讲的是离职,离职的主动方是员工。

第三个2指的是两年:经过2年的时间,员工希望在自己目前的岗位上能够实现一个突破,能够得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想要升职或者进行工作轮换,这时候,如果公司不能提供相应的机会,老员工也就留不住了。

接下来我们分析“136”和“136现象”:

1.入职1个月:离职与人力资源关系较大;

2.入职3个月:离职与直接上级关系较大;

3.入职6个月:离职与企业文化关系较大;

4.入职1年:离职与职业晋升关系较大;

5.入职3年:离职与发展平台关系较大;

6.最后如果入职6年:离职的可能性很小。

员工离职对企业来说是有损失的,我们只有了解到员工离职的原因才能够进行改进,从而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上一篇:企业绩效指标提取方法 下一篇:培训后为何不复培训时的执行力
相关资讯
一个人的失败,八成是因为脾气 国企还是私企,最后他选择了这条路 辞职靠兴趣生活,靠谱吗? 一句“麻烦死了”坑害了多少职场人 月薪5万,但父母希望我回家干2000的稳定工作 20多岁应该先脱单还是先脱贫? 你怎么想到去创业的?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别总想着靠人情 优秀的HR,从不“见好就收” 毁掉一个员工最快的办法,就是骂他
热门搜索
辞职理由怎么说最有说服力 猎头公司排名 本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应聘表中职业怎么填 上班要带什么 前台行政主管需具备哪里条件 富士康年终奖多少钱 技术总监的责任 项目经理助理有前途吗 2016印象深刻广告